《牛拳》来历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。
清乾隆年间,永福县(今永泰县)洑口李元珠平时喜欢习武,受中华武术象形拳之精髓启发,在平时农作之余,细观牛动作及身形,常仿牛之形,取牛之技,以掌、拳、爪、肘为击打动作,贯之以理、融为拳意,精心创编了《牛法》,最终由郭孔熙将“牛法”改名“牛拳”,从福州传入周边各乡镇。牛拳仅靠拳师口传身授,在闽清乡民中秘密流传。郭孔熙将《牛法》改名《牛拳》后在福州开设武馆授拳,将牛拳传给杨品祥,杨品祥于1989年传给其子杨大乐,1998年杨大乐在闽清梅溪开设武馆——闽清龙行天下武术馆。
牛拳系取牛之形意为拳,突出以刚制刚、以慢打快。主要特征是以形为掌、以步为拳、以身为力、以意为念、以退为进、以节发劲、以气催力,拳势凶猛。似牛全身力量聚集牛头,牛角趋于平衡,利用双肩发力变换方向与对手周旋。臀配合发力,胳膊出击,以肘关节为攻击点,速度快如雷电。一边出拳迷惑对手,一边用掌出其不意。屈膝跳起,将人掀翻;再出脚拦截,将人损伤。整体拳法如狂如颠;亦步亦趋之式,东扯西牵,如万牛奔腾。
牛拳经过杨大乐的继承与传授后,在武术界发扬光大,有了一定的影响力。其弟子毛燕敏于2012年荣获世界武术搏击锦标赛搏击冠军;毛雅杯于2013荣获第十二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女子散打冠军,2014年荣获第七届世界杯女子武术散打冠军;林慧敏于2017荣获第十四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女子散打冠军,2018年荣获第九届世界杯女子武术散打冠军。
牛拳已成为中国象形拳的一个独特文化符号及脉络,填补中国象形拳中牛拳的空白。牛拳更是中国农耕文化精神的载体,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,在中华武术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。
